导师介绍
一、基本情况
姓 名: 易军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7年9月
籍 贯: 湖南湘潭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学历学位: 博士
工作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机电工程学院
职称职务: 讲师
通讯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机电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411201
Email: yijun_200808@126.com
二、学习工作经历
2009/09–2012/06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硕士
2012/06–2017/04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博士
2017/07–至今 湖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讲师
三、研究方向
成形磨削传热理论、高速高效磨削、智能磨削工艺及装备,关键功能零部件再制造,等
四、科研项目
[1]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基于质量自动控制的齿轮智能成形磨削技术研究(E57120),5 万元,课题负责人
[2]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齿轮成形磨削齿面损伤建模与实验研究(18C0303),1万元,课题负责人
[3]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渐开线齿轮全齿槽形成磨削温度理论(E21848 ),1万元,课题负责人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齿轮成形磨削力热分布均一化的结构化成形砂轮设计及其磨削性能研究(51905168),26万元,课题负责人
五、科研成果
[13] 易军, 盛晓敏, 郭力. 超音速火焰喷涂WC涂层超高速磨削试验研究.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2, 39(6):49-52.
专利
[1] 金滩,易军,李平,尚振涛、吴耀、谢桂芝.一种基于传热反问题的磨削温度测量方法.201310572522.4.
[2] 盛晓敏,易军,金滩.一种高硬涂层材料的间歇式磨削方法 . 201010557423.5.
[3] 尚振涛, 金滩, 易军, 占国栋, 杜成志.基于磨削温度经验模型的可控快速往返点进给磨削系统及磨削方法.201510416713.0.
[4] 金滩,郭宗福,李平,尚振涛,易军,吴耀,谢桂芝. 一种遍历连续抛光表面的随机路径生成方法 - 201410171447.5.
[5] 金滩;李平;尚振涛;郭宗福;易军;吴耀;谢桂芝. 一种可控制高精度磨削机理研究实验装置. 201310554164.4.
? 软件著作权
[1] 金滩,易军.齿轮高效成型磨削工艺设计分析与优化软件V1.0.2016SR049852.
专著
[1] 金滩, 易军. 高速高效磨削传热过程建模与数值分析方法.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智能制造研究院简介
湖南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是学校对接“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和湘潭市打造“智能制造谷”战略,在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于2016年9月成立的直属学校独立运行的科研机构。研究院下设绿色高效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制造智能决策与控制技术研究所。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由湖南省科技厅于2014年1月批准依托湖南科技大学组建。2017年11月27日,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省科技厅专家组现场验收。
研究院现有专职科研人员15人,行政人员1人,专职科研人员均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中湖南省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人;湖南科技大学“湘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奋进学者”(青年创新人才)5人,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经验结构合理的勇于创新的科研队伍。研究院现有科研及实验用房面积2600m2,拥有60余台套性能先进的加工、检测、数据计算模拟仪器设备和装置系统,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
近五年来,研究院主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企业横向科研服务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800余万元。正式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50余篇次;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20余项;编写著作2部。获校级、省级以及行业奖励40余项。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其中毕业硕士研究生20余名。指导硕士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7人次,湖南省优秀毕业生1人。研究院同中联重科、湖南海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湘电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湘潭三峰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宇环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江南机器(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多个科研基地。
湖南科技大学简介
湖南科技大学肇始于解放前夕的湘北建设学院,2003年由湘潭工学院与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十三五”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3000余亩,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纸质、电子文献总量659万册。设有19个教学院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潇湘学院(独立学院),93个本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及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推荐资格、“硕师计划”推免资格。拥有3个国防特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1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2567人,其中专任教师1608人、正高职称315人、博士学位教师965人。有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20余人次。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777人、研究生2907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728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4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8项。
学校有30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10个省级社科类创新平台。“十二五”以来,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计划项目670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2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1634项,推广新技术101项。《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均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学校领衔研制的“海牛”号深海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爱尔兰、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我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招收24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及台湾地区交流生来校学习,定期派遣师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或开展汉语教学。
欢迎有志青年加入湖南科技大学,加入本人团队。
联系邮箱:yijun_200808@126.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